上海大学(浙江)高端装备基础件材料研究院

Zhejiang Research Institute for Advanced Machine Component Materials, SHU

上善院董瀚教授团队在《Journal of Materials Research and Technology》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简介
  Cr-Ni-Mo-V中合金钢凭借其优异的强度和韧性,被广泛应用于制造大型锻件。在大锻件电渣重熔凝固过程中,由于选分结晶的原因,碳化物形成元素在晶界和枝晶间富集易形成大尺寸共晶碳化物。共晶碳化物不仅破坏材料的微观结构稳定性,还容易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成为裂纹源,导致材料开裂,从而降低材料的韧性和抗疲劳性能。因此,控制共晶碳化物的形貌、分布和尺寸是提高中合金钢力学性能和服役寿命的关键。

 

 

  近日,上善院董瀚教授团队对工业化大锻件中共晶碳化物的析出机理及高温扩散长时保温过程中的演变行为进行计算和表征。计算结果显示,中合金钢凝固中后期依次析出MC和M6C共晶碳化物,其原因是元素偏析程度不同以及共晶碳化物的过冷现象。表征结果显示,共晶碳化物由不同取向的块状和同一取向的棒状碳化物组成,且MC和M6C之间存在共生行为。在1250 ℃保温0~80 h过程中,共晶碳化物的体积百分比从2%降至0.2%,形貌逐渐趋于规则直至呈现为小尺寸球粒状沿晶界分布。本研究从科学的角度出发,旨在为工业生产提供热处理工艺窗口,对延长先进设备部件的使用寿命具有积极价值。该最新研究成果以“Study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high-temperature dissolution mechanism of eutectic carbides in medium-alloy steel”为题,发表于《Journal of Materials Research and Technology》(IF=6.4)。该论文第一作者为博士生纪钰,董瀚教授、胡春东副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上海大学和上善院为通讯作者单位。

 

  论文图片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jmrt.2024.06.083

创建时间:2024-06-17 09:26
浏览量:0
首页    科研成果    上善院董瀚教授团队在《Journal of Materials Research and Technology》发表最新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