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核电基础设施寿命提升需求,推动我国特色稀土耐蚀钢筋应用丨核电用耐蚀螺纹钢研发应用工作推进会在上善院成功举办
2023年11月28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在上海大学(浙江)高端装备基础件材料研究院(简称上善院)召开了核电用耐蚀螺纹钢研发应用工作推进会。来自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冶金信息标准研究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广核设计院、中建二局、中核华兴建设、国内重点钢铁企业、耐蚀螺纹钢共性技术创新平台成员单位以及相关科研院所和高校的40余位专家代表齐聚一堂,针对核电用耐蚀螺纹钢共性技术创新推进、促进高品质稀土耐蚀螺纹钢材料在沿海工程中的升级应用展开讨论。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科技环保部副主任李煜主持本次会议。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副书记、副会长兼秘书长姜维对本次会议的背景进行了介绍。他提到,当前以核电厂为代表的沿海建筑设施面临严重的腐蚀问题,钢筋腐蚀膨胀开裂导致混凝土中钢筋裸露,威胁核电厂的安全。上海大学董瀚教授团队开发了稀土耐蚀螺纹钢,利用我国富余镧铈资源,创新形成镧铈稀土多形合金化技术,以提高螺纹钢的耐蚀性。他表示,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将搭建好产业链贯通的平台,联合钢厂、用户、科研检测单位形成研发团队,研究稀土钢筋混凝土匹配的评价方法,开展共性技术攻关,为用户提供更丰富准确的数据,推动稀土耐蚀螺纹钢应用技术的突破。稀土耐蚀螺纹钢的应用可同时有利于钢铁行业、稀土产业和建筑领域的发展,推动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中国钢铁领先于世界;同时,我国稀土资源应用出路问题还能得到妥善解决,建筑设施寿命得到提高,从全生命周期来看可以达到减碳的目的。最后,他对接下来的推进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副书记、副会长兼秘书长姜维
会议承办单位上善院院长董瀚对参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他简要介绍了我国稀土钢的发展历程和团队的多形合金化技术,团队经过多年的研发积累,发现了镧铈稀土元素可以通过夹杂物变形、界面偏聚、稳定锈层等作用提高普碳钢耐腐蚀性。他表示,稀土耐蚀普碳钢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钢铁产品类型,以较低的成本大幅提高螺纹钢耐蚀性能,我们已经具备良好的工作基础,当前需要跨越产业链衔接的障碍。与此同时,在考虑经济性的前提下,也可考虑合理利用稀土和其它元素的多元作用满足实际应用场景需求。
上善院院长董瀚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冯超在会上提出,当务之急是聚焦工作目标,根据核电厂对耐蚀钢筋的具体需求,尽快开展钢筋耐蚀性评价研究,形成统一的测试方法和条件,积累数据,为用户设计提供依据。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冯超
广西盛隆冶金有限公司钢铁研究院副院长王长城介绍了耐蚀螺纹钢产品的研发情况和相关标准制定工作进度,他表示稀土钢筋国标即将发布,我们会联合相关优势单位制定针对核电应用场景的稀土耐蚀螺纹钢和钢筋混凝土构件耐久性的评价方案,通过中国钢协搭建的平台,期望相关单位齐心协力推广稀土耐蚀螺纹钢的应用。
广西盛隆冶金有限公司钢铁研究院副院长王长城
中广核设计院土建结构设计主管陈峰介绍了核电材料的要求。他表示,核电站是百年工程,核安全高于一切,因此核电站对材料成熟度的要求十分严格;中广核倡导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他对稀土耐蚀螺纹钢的应用推广表示支持。他建议相关单位通过试验研究,明确钢筋混凝土失效机理,为设计规范的制定提供依据。
中广核设计院土建结构设计主管陈峰
中建二局采购总监祖飞介绍了中广核对螺纹钢管理体系的要求,包括螺纹钢强度富余量内控要求、检测管理、抗锈性要求和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等。
中建二局采购总监祖飞
中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技标准管理部主任朱爱萍提出,耐蚀螺纹钢的应用推广需要以满足用户需求为原则,需要大量的钢筋混凝土构件耐蚀性能数据,通过数据体现耐蚀螺纹钢的技术优势,使钢筋混凝土构件性能整体提升,要同时考虑经济效益问题。
冶金信息标准研究院、钢标委钢筋分委会秘书长刘宝石介绍了钢筋标准制定中的考虑因素和遇到的困惑,他表示,通过本次会议交流明确了钢筋标准制定和推广应用中需要完善的方向。
钢铁研究总院周和敏教授在会上提出,当前螺纹钢腐蚀评价方法存在一定局限性,如何结合用户需求开展可靠的评价试验是接下来工作的重中之重。